导航栏
首页 / 东华要闻
教书育人,一直在路上
——记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李耀刚教授
发布时间:2024-09-11

他把教师当作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担在肩上,以“四心”育新人;他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引导学生培养兴趣、树立自信、成人成才;他乐教善教,育人路上潜心耕耘,培养出一届届优秀学子。他说:“做一名教师,我很快乐。”他就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耀刚教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

教师,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教师这份职业包含着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对学科、对社会和对自己的责任。”从教路上,李耀刚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把学生放在心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

“对每一位选修课程的学生都有深入的了解,不仅记得学生的名字,更能记住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愿意花时间与学生交流,耐心倾听我们的想法和困惑,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和研究方向。”“常常与学生谈论生活中的挑战、未来的规划,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希望我们不仅在学术上取得成功,更能在生活中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学生们对李老师的认真负责印象深刻。

“很庆幸在最迷茫的时候遇到了李老师,从接纳我加入课题组进行本科生科创,到鼓励参加科研竞赛,再到支持申请研究生,让原先消极的我得到极大的鼓舞和支持,学习渐渐有了起色,也坚定了继续深造的信心。”2022届毕业生、目前正在读博士学位的吴耐言对李老师的教导心怀感激。

曾有一位同学在大一大二时出现多门挂科的情况,大三面临着毕业困难的压力。上课时,看到该同学的成绩单,李老师便找学生进行深入交流,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仔细了解其成长经历,一同分析问题原因,找出改进的方法。他还与学生约定每周“碰面”,持续跟踪反馈学习状态。在李老师的悉心引导下,该同学最终顺利毕业,并且成功考取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教育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结合多年培养学生的经验,李耀刚总结出做一名好老师的“四心”法则:“首先要有一颗‘爱心’,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要用爱去温暖每一个学生;其次要有‘耐心’,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耐心陪伴学生一起走过这段旅程;同时要有‘恒心’,教育过程中会遇到挫折,要勇敢面对挑战,克服困难;最后一定要走进学生‘内心’,善于跟学生沟通,获得学生信任,方能践行好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教书育人是一项事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每个学生的背后就是一个家庭,教师必须以端正的态度、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吃苦的精神,倾心投入到工作中。”李耀刚说。  

(李老师与学生在一起)

高标准、严要求,树自信、育大才

“讲解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使复杂的概念更容易理解”“大量的案例分析,帮助我们理解了玻璃、陶瓷、水泥等材料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非常注重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曾上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课的学生这样评价李耀刚。课堂上,他耐心地跟学生一起进行料方计算练习,让学生对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和配比有精准的理解,更教会学生在科学研究和实践操作中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和严谨。

(李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创实践)

严谨求实是李耀刚一贯的治学态度。本科生科创项目书、学科竞赛汇报答辩PPT、学位论文,叙事逻辑、文字修辞、格式排版……每一份材料他都会进行反复修改,每个细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正是在这样严格的要求下,学生们也养成了认真细致的优良学风。多年来,课题组一直坚持由导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组成创新团队,形成“博-硕-本”一体化培养模式,并且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李老师指导的学生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以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创竞赛奖,2名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

“一定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兴趣、挖掘潜力、树立自信。”李耀刚认为培养学生时要坚持过程导向,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的过程。当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他总是耐心地疏导和鼓励,引导学生坚定信心。他常说,不要害怕一时的失败,只要朝着目标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李老师在学术科研上给予我悉心指导,不仅培养了我的科研能力,更让我建立了远大的科研抱负与追求,成为我在科研道路上持续前行的最重要动力。”课题组2015届博士生、现北京大学研究员邵元龙回忆在东华的求学经历时说。

(往届毕业学生回课题组探望李老师)

一段师生缘,一生师生情

每逢佳节,总会有已毕业的学生结伴回到学校看望李耀刚,大家一起回忆曾经的“耳提面命”、年少“叛逆”,一段段师生趣事如今化作发自内心的殷切期许、感恩理解、欢声笑语,饱含着浓浓的师生情,令人回味无穷。

“生活中更像是一名父亲,在迷茫焦虑时为我们加油打气”“办公室里的谆谆教诲、校园内一同饭后散步、到老师家里一起包饺子……都成为我心中最温暖的记忆,无比珍贵。”回想起过往的一幕幕场景,毕业多年的学生仍感慨万千。

“饺子,做起来多麻烦,吃起来就多美味;实验,想到的多周到,做起来就多顺利;论文,写起来多认真,改起来就多省事;学生,要求起来多严格,毕业起来就多顺利”……培育学生的点点滴滴,被李老师以诙谐的文字记录在“朋友圈”里,经常赢得不少“点赞”和“好评”,被大家津津乐道。

李老师还十分注重人文关怀,加强课题组团队文化建设。他把文化视作一股力量,相信精神可以感染人激励人。“团结 向上 求实 创新”八字组训悬挂在办公室,成为学生心中的精神烙印。

四月的社会实践、十月的迎新晚会、十一月的秋季运动会、年底的总结会……在李老师的积极策划推动下,课题组一系列文化活动已走过十余个年头,甚至毕业多年的学生也时常回学校参加。这些活动早已成为一根情感“纽带”,接续着曾经的青春岁月和难忘的师生情缘。

“教育是一段很长的路,我与学生并肩前行,能够陪伴一届届学生成人成才,我很快乐”。当回顾自己教书育人的过往时,李耀刚说。

视频: 摄影: 撰写:高坤 信息员:高坤 编辑:高坤

联系我们Contact Us
  • 67792129
    校报编辑部
  • 67792127
    文明办
  • 67792126
    思政办 理论办
  • 67792852
    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