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理念
目前的水产养殖面临着养殖密度越来越高、水环境资源日益恶化、亲本苗种退化、养殖品种日益复杂、水产品品质及食品健康问题日益突显等现状。如何适应新条件下的水产养殖,是“以养代防”技术解决的关键。
以前的养殖模式只重视水产动物的生长,不注意它们的健康,往往导致发病死亡损失巨大,发病以后治疗,即使找到“神医神药”,但还会大量死亡造成巨大损失。 俗话说:养鱼有两怕,一怕鱼病死,二怕鱼泛池,素有“一忽穷”之称的说法。到本世纪初,人们逐渐认识了定期内服、改底调水的预防观念,使水产养殖大批死亡的情况得到一定缓解,降低养殖风险,但这样的预防模式还是存在较大缺陷:一是预防性的处理,是间歇性的,没有持续性,对养殖生长、产量等没有直接的帮助,投入的预防成本相当于“投保险”,只有投入,没有产生直接的收益;二是预防的处理并不一定每次都有效,甚至使用不恰当出现负作用;三是水产药品质量千差万别,在40%假药和不规范生产的药品面前,养殖户想做好水产养殖上的预防工作,实际是很困难的。
那如果预防的做法不完全科学,那怎么做才好呢?有一句渔谚:养鱼先养水,强调的是养,而不是调,比如:人身体的健康是需要良好的心态、规律的作息时间、坚持的锻炼和合理的饮食等才会使身体健康。要想养出一塘好鱼、好虾、好蟹等水产品,就需要摸清这些水产动物的内在生理特点和外在环境的变化,顺着它们的规律去养,养出生长快速、体质强壮的水产品,养出肥活嫩爽的水质,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益。
“以养代防”技术理论源于印遇龙院士在动物生理营养上的权威技术以及王武教授增养殖学的思想。中国水产养殖技术历经四次革命,这四次革命都改变着中国水产养殖技术,每一次变革都有效提高了产量和效益。第一次是饲料的推广和运用,直接提高了养殖产量;第二次是增氧机等器械的推广和运用,为高密度养殖提供了保障;第三次是“防重于治”养殖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有效的降低了养殖风险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殖效益;第四次是“以养代防”养殖技术的推广和运用,让所有水产行业工作者、养殖户从此拨云见日,不再迷茫于乱用药、道听途说的技术,为健康、高效的水产养殖提供了简单和实用的技术。
那什么是“以养代防”技术理论,下面做个简单阐述。“以养代防”技术理论注重从生理、生态、生产三方面进行管理,强调的是“养”,把管理措施贯彻到日常的细节中。生理方面注重养肝胆、养肠道,生态方面注重养水、养底,生产方面注重饲料的正确投喂、模式设置、增氧机使用等。
首先,肝胆是水产动物的解毒、消化、免疫的重要器官,关系到动物的健康活力;
其次,肠道是水产动物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肠道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饵料系数及养殖效益的高低;
第三是水质,八字精养法中“水”当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在的养殖注重调不注重养,是个很大的误区;
最后是底质的改善,池塘底质是养殖中残饵、粪便集中的地方,而底部不好观察,容易积累氧债,形成一个巨大的“隐形炸弹”。
生产技术是检验一切的标准,没有过硬的生产技术,就没有发言权。北京渔美康拥有高效益养殖场人才和全国各地各品种的养殖技术权威带头人,为生产实践提供了可靠的指导和帮助。
渔美康的技术团队通过不懈的努力,在推广和实践该技术理念的过程,让许多用户获得高效益,同时也促进了“以养代防”技术理论在不同品种上的应用和精炼。渔美康的同仁们高举“健康高效水产业、放心美味中国鱼”的使命,将进一步深化和提炼该技术,让更多的水产养殖从业者获益。
以养代防和传统管理模式对比:
以养代防模式 |
传统模式 |
|
管理重点 |
肥水、改底、内服保健 |
杀虫杀菌 |
解决问题 |
提高效益,多赚钱 |
避免发病,少死鱼 |
发病率 |
低 |
高 |
治愈率 |
高 |
根据情况而定 |
发病后损失 |
一般不高 |
经常很大 |
养殖风险 |
小,可操作性强 |
大,不可操控 |
效益提升 |
10—30% |
靠运气 |
“扶正祛邪”源自中医理念,是中医治疗疾病总的指导原则,对于一些疾病复杂、体质各异的患者都有很好的疗效。在我们当前水产养殖中也面临诸多的问题,如:苗种种质的退化、养殖水源恶化、天气极端化、各种药物滥用残留等,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也给整个水产行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了诸多不利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渔美康集团首席技术顾问汪开毓教授从自己三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出发,根据我国传统中医的理论精髓,提出了在水产病害防治上运用“扶正祛邪”的理念,以此为理论指导作为实践过程中辩证分析的方法论,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解决日常中碰到的病害防治问题。
在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正气充沛,则水产动物有抗病能力,疾病就会减少或不发生,这也是中医学上倡导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效果体现;若正气不足,疾病就会发生和发展,一些小的疾病如果不提前防范克制,也会逐渐引发大的问题发生,这也是近几年水产爆发性疾病比较流行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疗的关键就是要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转化。
所谓“扶正”,就是通过增强水产养殖动物的体质和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养殖环境,扶助水产养殖动物健康生长,以及在养殖过程中提高水产养殖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体内体外环境的适应力。“祛邪”,就是直接祛除影响水产养殖动物生长的致病因素,找准了病因,对因用药,才能更好的解决养殖当中疑难杂症的问题,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
那么在水产上如何去扶正呢?一是要使养殖品种生活在一个健康稳定的环境当中,各种物质循环都比较顺畅。二是要使养殖动物的体质处于健康状态,即各系统器官功能、机理、生理指标处于正常。三是保证养殖动物的各方面营养要全面,能满足生长和健康所需。四是通过使用疫苗、抗体、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等,促进水生动物免疫力、抗病原、抗应激等能力的提升。但在目前养殖过程中由于密度大,投饲量大,残饵粪便多,加之生态污染、气候反常等因素,造成了养殖品种、养殖环境在生理、生态上超过了负荷,所以此时要及时采用人工调节的方式去扶正,使机体和环境处于正气旺盛、邪不可干的状态,减少或防止疾病的发生。而水产动物体内外的邪证主要表现为弧菌、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暴发,水体氨氮、亚硝酸盐、重金属等积累浓度过高等。我们把这些因素都根据“扶正祛邪”的理论指导,分清缓急轻重,然后对因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当前在水产病害的防治诊疗上还未有一套完整的理念体系去指导大家更好的去实践操作,许多问题都是靠人的经验去诊断,靠病理症状去治疗,靠用猛药、全套方案去实现效果。这种做法不但不利于水产疾病的控制,更不利于水产行业的健康持续性发展。此时,水产病理学泰斗汪开毓教授主推“扶正祛邪”的疾病防治诊疗理念无疑给广大的水产人士点亮了一盏明灯,将会对水产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将持之以恒,不断沿着这个理念深入研究、实践,丰富其内涵,为中国水产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渔美康的力量!
健康高效水产业,放心美味中国鱼